音乐养五脏的理论基础

发表时间:2022/10/25 浏览

音乐养五脏的理论基础

——《黄帝内经》五音疗疾法

   古人发明的角、徴、宫、商、羽五音,被称为“天五行”;金、木、木、火、土,被称为“地五行”;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,被称为“人五行”。据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肝属木,在音为角,在志为怒;心属火,在音为徴,在志为喜;脾属土,在音为宫,在志为思;肺属金,在音为商,在志为忧;肾属水,在音为羽,在志为恐。

   在音乐聆听中让曲调、情志、脏气共鸣互动,达到动荡血脉、通畅精神与心脉的作用。生理学上,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(包括心率、心律、呼吸、血压、脉搏等)相吻合时,就会产生生理共振与共鸣。这便是《黄帝内经》所提出的“五音疗疾”的理论基础。


养心音乐《紫竹调》

——最佳聆听时间为21:0023:00

养心气最需要的是平和,

《紫竹调》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,

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,

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,

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。


养肝音乐《大胡笳》

——最佳聆听时间为19:0023:00

肝顺需要木气练达,

《胡笳十八拍》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,

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,

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,

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,

使之柔软顺畅。


养脾音乐《十面埋伏》

——最佳聆听时间是在进餐时,以及餐后一小时内。

脾气需要温和,

《十面埋伏》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,

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,

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,

有节奏地进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。 


养肺音乐《阳春白雪》

——最佳聆听时间:15:0019:00

肺气需要滋润,

《阳春白雪》曲调高昂,

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,

一个助长肺气,一个平衡肺气,

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,

可以通过音乐从里到外把肺脏彻底梳理一遍。 

养肾音乐《梅花三弄》

——最佳聆听时间为7:0011:00

肾气需要蕴藏,

《梅花三弄》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,

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,

反复的、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脏中。

一曲听罢,神清气爽,倍感轻松。

   音乐是最好的疗养师,翩翩而来的乐符,可以深入人心。在中医心理学中,音乐可以感染、调理情绪,进而影响身体。因此,音乐与人的心理、生理密切相关,往往会一曲终了,病去人安。《左传》中也有记载,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,可以使人百病不生,健康长寿。古代贵族及宫廷配备乐队歌者,不单纯为了娱乐,还有一项重要作用就是用音乐舒神静性、颐养身心。


上一篇:《巩伯集团宣传册》电子版下一篇:关于稳健投资的规划决议